11-27 来源:“探秘剪辑魔法——周新霞教授影视剪辑工作坊”圆满举行
2024年11月19日至24日,由河北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举办的“探秘剪辑魔法——周新霞教授影视剪辑工作坊”在兴安校区顺利完成。本次工作坊由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中国电影剪辑学会会长、河北传媒学院影视技术专业带头人、硕士生导师周新霞教授亲自授课,讲解其剪辑生涯中的经典案例,传授创作心得与技巧。影视技术教研室、戏剧影视导演教研室、河北电视台、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美术学院等二十余位老师及十余位研究生参与本次工作坊的学习。
本次工作坊以“影视剪辑艺术深度解析与实践”为主题,周新霞教授结合自己丰富的从业经验向参与教师与学生讲授了包括蒙太奇理论和跳切理论在内的现代剪辑理念。周教授指出今天的剪辑与过去的连贯性时空剪辑已经有所不同,我们要建立以完形心理学为依托,以跳切和省略为基础,以决定性瞬间为内核的现代剪辑意识。本次工作坊除了理论授课,参与学员还对影视素材进行了蒙太奇和跳切剪辑实训,周教授对学员实训成片进行现场点评及解读。在为期六天的影视剪辑工作坊授课过程中,师生间就剪辑艺术与技术进行了热烈而深刻的讨论。
在讲授蒙太奇理论部分,周新霞教授结合影片《海上钢琴师》《还有明天》《寄生虫》《猫王》等经典段落,向学员们展开分析蒙太奇的类型和剪辑思路,她指出:电影的母语是蒙太奇,剪辑拼的是相对时间段里信息量的多少,我们要用好蒙太奇思维讲故事,让叙事更精炼,情绪更饱满,蒙太奇是手段,但不能为了技术伤了筋骨。
在进行蒙太奇剪辑实训环节,周新霞教授对学员的剪辑成片做了细致的讲评,针对学员存在的剪辑问题,她着重提到在进行剪辑前做“案头”工作的重要性,通过画出情节走势图、人物弧光、人物关系、叙事任务、情绪锚点等重要信息,掌握影片的整体结构与节奏。此外,周新霞教授还鼓励大家要敢于在完整的叙事上做减法,敢于“抽板”:“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在完整影片的基础上进行抽板儿,抽一个板儿整个故事还成立就继续抽,直到抽了这个板儿影片就不成立、不完整的时候,我们便不再抽了。”
在讲授跳切理论部分,周新霞教授用电影《全职》《我们一起摇太阳》《狐狸猎手》《奥本海默》《在云端》等经典段落作为案例,向学员强调跳切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性,她强调跳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有两个目的,一是省略掉多余的空间、多余的叙事,二是营造出一种不一样的心理情绪,要以不完整求完整,这就是今天的剪辑思维。
在进行跳切剪辑实训环节,学员们先对一段5分钟的长镜头进行跳切练习,分别以纪录片和剧情片的思路去剪辑,周教授向学员们提出要大胆尝试,在保留决定性瞬间的同时,剪掉多余的部分,实现人物情绪与剪辑节奏的匹配与统一。随后,学员们继续对一段影视素材进行综合实训,周教授对学员的剪辑成片进行详细点评与解读。针对学员们在剪辑时出现的问题,周教授提到:剪辑师要欣赏和懂得表演,善于用动作、细节等生活经验去表现人物情绪,一切表达的对与错取决于你想要塑造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11月24日上午,周新霞教授向学员们讲到,一部影视作品的方向盘是掌握在剪辑师手里的,剪辑师承载了各个部门的劳动成果,同时也是影视制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一名好的剪辑师一定要懂得把素材放在影片合适的位置,最大化呈现镜头的内涵。随后,周教授对学员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在谈到AI剪辑对剪辑师的影响时,她表示“电影是人的情感和意识,艺术家到达一定层面上是绝不重复自己和别人的,他们要去探索艺术新的边界,那个边界是AI做不到的,所以AI剪辑替代不了一个有创新感的剪辑师”。在场教师和学生们听后深受启发和鼓舞,现场掌声不断。
临近尾声,影视技术教研室主任李佐彬向周新霞教授的授课表示感谢,他讲道“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过周老师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我们看到了剪辑远处的一些风景,点燃了创作的热情,同时对剪辑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赋能有了更多的思考”。最后,周新霞教授与所有学员合影留念,本次影视剪辑工作坊活动圆满结束。
周新霞教授的精彩授课为我院教师和学子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经验和艺术启迪,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影视艺术学院的师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电影艺术的魅力,通过专业学习与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为中国影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